为进一步推动各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按照“十四五”等政策要求,落实推进面向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中医药网络平台为各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定制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增设“技术操作演示专区”。
目前专区已上传第一批“全息刮痧”“火龙罐”“棍针拨筋”“麦粒灸”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操作演示视频,各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项目单位可组织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务人员通过定制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参加学习。
技术操作演示专区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部分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定制版)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适用对象
平台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要求,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疗技术手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为各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基地)量身定制“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以协助系统化、专业化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和考核工作。
《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学习卡适用对象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由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基地)项目单位牵头定制(学习卡印制单位名称),派发给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实现“一人一卡”进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和考核。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学习内容
通过“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可系统学习以下内容:①“10类45项以上”“6类10项以上”“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②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系列培训;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培训;④中医经典课程培训;⑤中医基础理论及其他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相关培训。培训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医务人员深入理解中医药适宜技术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操作规范,确保所学技术能够被真正应用于临床工作,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10类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6类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4类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系列培训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培训
中医经典课程培训
中医基础理论
同时,单位也可结合实际需要,从平台“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课程库”遴选相关内容,组织基层医务人员通过定制的学习卡参加学习。
例如,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中关于“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建设目标与要求”的相关规定,针对“确定10类45项适宜在本县域推广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60%以上的技术目录选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的具体要求,单位可从平台课程库遴选“头针治疗中风病”“耳穴疗法治疗不寐技术”“悬灸治疗膝关节炎技术”“刮痧治疗项痹病技术”“刺络拔罐治疗蛇串疮技术”等10类45项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面向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开展培训。
根据单位实际需求设置培训课程
单位遴选课程表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学习记录统计
平台可协助各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基地)进行学习记录统计:包括学习人数、学习课程数、个人总学习时长和平均学习时长等,可按培训专题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等时间段进行多维度统计与分析,全面掌握医务人员的学习进度和成效。
学习记录汇总
学习记录明细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考核形式介绍
各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基地)项目单位可通过“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组织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线上考核。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考核专区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考核答题界面
考核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课后考核”“月度考核”“季度考核”或“年度考核”等多种形式,实现常态化、分阶段的培训学习效果检验。
考核设置:试卷由系统根据单位设置的考核主题智能随机生成,试卷的难度和知识点,以及考试时间、考试次数和合格标准可根据单位具体需求设置,有效满足各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差异化考核需求。
考核统计: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评分,支持进行考试人数、考试成绩、合格人数、平均分等考核统计与分析。
月度考核统计
季度考核统计
年度考核统计